一、构成变造货币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丨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是两种确有较大差异的行为。前者是对真正的货币予以加工而增加币值或币量的行为,其特点是假中有真;而后者则是仿照真币制造假币的行为,完全是以假充真。变造行为的……
构成变造货币罪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客体上,侵犯的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客观上,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上,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货币并进行变造以增大面值或增多币量。关于构成变造货币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构成变造货币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是两种确有较大差异的行为。前者是对真正的货币予以加工而增加币值或币量的行为,其特点是假中有真;而后者则是仿照真币制造假币的行为,完全是以假充真。变造行为的手段、特点决定了其变造货币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与伪造货币的数量相提并论,因此变造货币的社会危害性也远小于伪造货币罪。尽管如此,变造货币也会使人们怀疑货币的信用,担心交易的安全,从而影响国家币制的稳定,因而变造货币行为同样侵犯了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在客体要件这一问题上,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相比,只有侵犯程度的不同,而无实质上的差异。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所谓变造货币,是指行为人在真币的基础上,以真币为基本的材料,通过对其剪贴、挖补、拼凑、揭层、涂改等方法加工处理,致使原有的货币改变形态、数量、面值造成原货币开值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货币并进行变造以增大面值或增多币量的,才能构成本罪。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二、变造货币立案标准怎么确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十、变造货币案(刑法第173条)变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变造的货币在某种程度上有原货币的成分,如原货币的纸张、金属防伪线等。变造货币的犯罪受到其行为方式的限制,变造的数额远远小于伪造的货币的数额,而且变造货币的犯罪是在真实货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行为人为此还须先行投入一部分货币才能进行变造货币的犯罪;其牟取的非法利益往往小于伪造货币的非法所得利益。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中国辩护人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