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胁从犯的法定概念。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胁从犯的构成特征: 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的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实施或……
我国现行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胁从犯的法定概念。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胁从犯的构成特征:
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的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实施或不实施的情况下,因某种原因而选择了实施犯罪行为。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为人选择实施犯罪行为是出于不得已,即不情愿地实施犯罪,而并非主动参加犯罪,这是胁从犯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最大区别。由于这一主观特点,在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虽然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有一定预见,但并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而只是对其听之任之。因此胁从犯的主观方面通常表现为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不知道自己所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根据1979年刑法,有构成被诱骗参加犯罪的胁从犯的可能。而根据1997年刑法,行为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不能构成胁从犯。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但因身体或者精神受到强制而丧失了选择可能性,也不能构成胁从犯。
从客观方面来看,胁从犯的构成包含三层内容:第一,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第二,行为人参加共同犯罪、实施犯罪行为是受他人胁迫的。所谓胁迫,是指以剥夺生命、损害健康、揭发隐私、劣迹、毁损财物等对行为人进行精神上的强制;第三,由于胁从犯参与实施了共同犯罪,其行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共同犯罪行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从而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同时具备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特征的,即构成胁从犯。但是,胁从犯的客观方面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第一,从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来看,是否仅限于帮助犯?有些学者认为,胁从犯所实施的行为一般只是帮助性质的行为,而很少是直接的实行行为,所以胁从犯一般也都属于帮助犯,只有个别的情况才是实行犯。我们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共同犯罪人,“被胁迫”只说明了胁从犯参加共同犯罪的原因,并未说明他在参加共同犯罪后起什么作用。因此,胁从犯既可能是帮助犯,也同样可能是实行犯,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充当实行犯的情况未必如上面所说,是个别情况。
第二,从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是否必须比较小?有些学者认为,“胁从犯在共同犯罪的活动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所起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比从犯还要小,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等于从犯。”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如前所说,胁从犯的“被胁迫”仅是其参加共同犯罪的原因,至于参加之后,其在共同犯罪中分工如何,作用大小,则非胁从犯的概念所能包容。根据分工分类法,从犯和胁从犯都既可能是帮助犯又可能是实行犯。既然如此,在一个共同犯罪活动中,从犯完全可以是帮助犯,而胁从犯却是实行犯。当然,跳出某一特定的共同犯罪活动的范围,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综合判断,胁从犯的社会危害性应小于从犯,但从在某一共同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胁从犯完全可能大于从犯所起的作用。
在胁从犯的认定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如果行为人在身体受到强制的情况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则失去了与胁迫者的犯意联络,不具有与胁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被胁迫者只不过是胁迫者利用的工具,胁迫者构成间接实行犯,而被胁迫者不构成犯罪。
相关推荐
-
转移毒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一、转移毒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丨(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窝藏的行为,不仅帮助犯罪分子隐匿罪证,妨害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制裁,而且为毒品犯罪分子继续犯罪提供物质条件。(二)客观要件本……
-
非法收购野生动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一、非法收购野生动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法收购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犯罪构成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本罪的对象只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所谓制品,是指对捕获或……
-
滥用职权罪是过失犯罪吗
滥用职权罪是过失犯罪吗丨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是属于故意的刑事犯罪,犯罪分子故意利用自己职务上享有的权利,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相关法律规定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
-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一、生产、销售劣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丨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生产和销售劣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体方面。本罪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包括公民的健康权利。2、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观方面。本罪在客……
-
退伍兵犯诈骗罪会判几年
退伍兵犯诈骗罪会判几年丨按照诈骗罪的具体情节来确定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
-
过失犯罪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过失犯罪的成立条件有什么丨实际上,按照犯罪构成的理论,构成过失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行为人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即年满16周岁以上,并且精神正常;(2)实施了某种不该实施的行为;(3)主观上存在过失;(4)客观上必须是造成了严重的而不是一般的危……
-
制作血液制品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一、制作血液制品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丨(一)客体要件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本罪侵犯的对象,是血液和血液制品。所谓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份血和用于……
-
过失犯罪不是都要有危害结果吗
过失犯罪不是都要有危害结果吗丨一般的过失犯罪都要看危害结果,如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可以不予刑事处罚。过失犯罪只有刑法中规定的才会有刑事责任。《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原则: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
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否定过失犯罪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否定过失犯罪丨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定过失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年满14不满16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刑法所规定的8项罪名负刑事责,其以外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所有犯罪承担责任,只是量刑时会从宽。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