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怎么处罚1、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的,是属于造谣的行为,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才能确定怎样处罚。处罚的类型如下:(1)、治安处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的,是属于造谣的行为,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才能确定怎样处罚。例如,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处罚款和行政拘留。关于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怎么处罚
1、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的,是属于造谣的行为,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才能确定怎样处罚。处罚的类型如下:
(1)、治安处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处罚,量刑标准如下: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二、故意诽谤罪该如何收集证据
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2、诽谤罪证据收集和诽谤罪有关的材料;
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如果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其中,又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1、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的,是属于造谣的行为,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才能确定怎样处罚。例如,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处罚款和行政拘留。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中国辩护人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