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辩护人首页
  2. 法律应用
  3. 刑法
  4. 刑罚运用
  5. 量刑

根据相关规定什么是中止犯

一、根据相关规定什么是中止犯丨1、中止犯是指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人。构成中止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2)必须自动地停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3)必须彻底地停止……

根据相关规定什么是中止犯落实了犯罪行为的公民,在犯罪结果呈现出犯罪既遂的状态之前就出于自己的意愿主动放弃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刑事案件涉嫌人员,就被称为是中止犯。此类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减轻处罚、甚至是免除刑罚。关于根据相关规定什么是中止犯的问题,下面由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根据相关规定什么是中止犯

1、中止犯是指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人。构成中止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2)必须自动地停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那些已经着手落实犯罪行为的公民,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之中,可能会由于害怕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是害怕给自己的孩子、配偶等带来不良影响等的原因,而主动中止继续犯罪。若是到中止犯罪时止,并没有实际的损害发生,那么中止犯有可能并不会被法院量刑。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中国辩护人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
  1、本文是作者“南赡旃檀授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资料,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2、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0law.org/flyy/xingfa/xfyy/lx/91779.html
  3、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中国辩护人特邀律师

1555-1555-19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mey@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