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执行死刑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情形需要停止执行死刑丨停止执行死刑就是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特殊情况时应当停止执行死刑。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
死刑是一种剥夺罪犯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所以无论判决死刑和执行死刑都必须十分慎重。为此,法律对执行死刑的程序作了严格的规定。那么停止执行死刑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情形需要停止执行死刑呢?小编为您答疑解惑。
停止执行死刑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情形需要停止执行死刑
停止执行死刑就是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特殊情况时应当停止执行死刑。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停止执行死刑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情形需要停止执行死刑”问题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到中国辩护人咨询,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