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辩护人首页
  2. 法律应用
  3. 刑法
  4. 刑法罪名
  5.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夫妻遗弃罪的证据是什么

夫妻遗弃罪的证据遗弃罪的对象是指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而且扶养人有扶养的能力却拒绝抚养,这些都可以算遗弃罪成立条件。同时,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就是养子与生父母之间,在收养关系成立的时候,养子就没有义务去抚养生父母了。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

夫妻遗弃罪的证据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的出现,有些人为了不赡养老人,因为一些小孩生病等就会对其进行抛弃,拒绝抚养,这在道德上是违背道德的,在法律上也会构成相应的遗弃罪,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夫妻遗弃罪的证据是什么。

夫妻遗弃罪的证据

遗弃罪的对象是指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而且扶养人有扶养的能力却拒绝抚养,这些都可以算遗弃罪成立条件。同时,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就是养子与生父母之间,在收养关系成立的时候,养子就没有义务去抚养生父母了。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舆论所不齿,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同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形成一个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法律上的扶养义务是:

1、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3、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相教育的义务;

5、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均与生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义务相同,但是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其生父母应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者全部,直到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6、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7、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8、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力扶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二)犯罪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如有的把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有的借口已离婚对所生子女不予抚养:有的为创造再婚条件遗弃儿童;有的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妻子或者丈夫等。

(三)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四)犯罪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遗弃罪与虐待罪的区别是什么

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虐待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

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

5、犯罪侵犯的对象不同。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家庭成员。

从上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夫妻遗弃罪的证据,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一定要传承下来,并且做到更好。父母是从小带我们到大了,我们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应该要有所回馈,小孩也是如此,你把他带大,他为你养老。

声明:
  1、本文是作者“招蜂引蝶”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资料,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2、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0law.org/flyy/xingfa/xfzm/qfrsmzqlz/7671.html
  3、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中国辩护人特邀律师

1555-1555-19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mey@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