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辩护人首页
  2. 法律应用
  3. 刑法
  4. 刑法罪名
  5. 危害公共安全罪

聚众斗殴罪最长会判多久

一、聚众斗殴罪最长会判多久丨1、聚众斗殴罪最长会判十年有期徒刑。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刑法的第二……

聚众斗殴罪最长会判多久聚众斗殴未转化为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的,最长会判十年有期徒刑。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关于聚众斗殴罪最长会判多久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聚众斗殴罪最长会判多久

1、聚众斗殴罪最长会判十年有期徒刑。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刑法的第二百三十二条即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根据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聚众斗殴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聚众斗殴罪的客观要件

1、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

2、聚众斗殴主要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而成伙结帮地殴斗。

(1)"聚众",一般是指人数众多,至少不得少于3人;

(2)斗殴,主要是指的采用暴力相互搏斗,但使用暴力的方式各有所别。

3、聚众斗殴多表现为流氓团伙之间互相殴斗,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他们往往是约定时间、地点,拿刀动棒,大打出手,而且往往造成伤亡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恶劣犯罪行为。

4、斗殴起因或为争夺势力范围,或为哥们出气进行报复,或为争夺女人发生矛盾等等,总之是要显示自己一伙人的"威风"、"煞气",压倒对方,而置公共秩序于不顾。

(二)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要件

1、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聚众斗殴罪。

2、但并非所有参加聚众斗殴者均构成聚众斗殴罪。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主体。

(1)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斗殴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2)所谓其他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聚众斗殴中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对于一般参加者,只能依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行政责任,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主体。

(三)聚众斗殴罪的主观要件

1、聚众斗殴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

2、犯罪的动机,一般不是完全为了某种个人的利害冲突,也不是单纯为了取得某种物质利益,而是公然藐视国家的法纪和社会公德,企图通过实施聚众斗殴活动来寻求刺激或者追求某种卑鄙欲念的满足。行为人在思想上已经丧失了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是非荣辱标准已被颠倒。这种公然藐视社会公德和国家法纪的心理状态,是聚众斗殴犯罪故意的最明显的特点。

(四)聚众斗殴罪的客体要件

1、聚众斗殴罪侵犯的客体是所谓公共秩序,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公共场所的秩序,而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各项共同生活的规则、秩序。

2、在实际生活中,聚众斗殴犯罪可以是在公共场所,例如在公园、影剧院中,也可以是发生在较僻静的私人场所。因此,无论是在何种场所进行聚众斗殴犯罪活动,均应视为侵犯了公共秩序。

三、打架斗殴会犯什么罪

1、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如果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2、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的性质,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轻微伤以上、或者持械随意殴打他人的,涉嫌“寻衅滋事罪”;

3、如果是双方聚众斗殴的,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双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众斗殴罪”。

聚众斗殴未转化为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的,最长会判十年有期徒刑。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中国辩护人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
  1、本文是作者“北俱子阿瞒”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资料,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2、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0law.org/flyy/xingfa/xfzm/whggaqz/101309.html
  3、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中国辩护人特邀律师

1555-1555-19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mey@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