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辩护人首页
  2. 法律应用
  3. 刑事诉讼法
  4. 强制措施
  5. 逮捕

在哪些情形下,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不批准逮捕

一、在哪些情形下,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不批准逮捕丨1、对于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不批准逮捕:(1)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的;(2)犯罪……

在哪些情形下,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不批准逮捕对于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具有: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等情形,不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不批准逮捕。关于在哪些情形下,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不批准逮捕的问题,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在哪些情形下,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不批准逮捕

1、对于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不批准逮捕:

(1)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的;

(2)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

(3)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4)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

(5)犯罪后认罪认罚,或者积极退赃,尽力减少和赔偿损失,被害人谅解的;

(6)不属于共同犯罪的主犯或者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

(7)属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系在校学生的;

(8)其他可以不批准逮捕的情形。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六十三条

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程序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决定逮捕被告人也有两种情况:

对于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认为需要逮捕被告人时,由办案人员提交法院院长决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被告人的逮捕,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未予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认为符合逮捕条件应予逮捕的,也可以决定逮捕。

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由法院院长签发《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执行。如果是公诉案件,还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人民法院决定逮捕被告人,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对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因犯罪而需要逮捕的,应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同意,才能决定逮捕。对于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因犯罪而需要逮捕的,应当按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对于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具有: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等情形,不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不批准逮捕。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中国辩护人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
  1、本文是作者“夺嫡爱新四爷”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资料,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2、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0law.org/flyy/xsssf/qzcs/db/96637.html
  3、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中国辩护人特邀律师

1555-1555-19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mey@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