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辩护人首页
  2. 法律应用
  3. 刑事诉讼法
  4. 审判阶段
  5. 死刑复核程序

最高法扩编备战死刑复核

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针对当前中国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涉及八方面的50项改革措施。 其中提到,“在未来五年内,最高法将采取积极行动,收回地方各级高院对目前部分死刑案件的死刑……

最高法扩编备战死刑复核

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针对当前中国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涉及八方面的50项改革措施。

其中提到,“在未来五年内,最高法将采取积极行动,收回地方各级高院对目前部分死刑案件的死刑核准权”。

纲要的公布使得“死刑复核权上收最高法”这一司法命题继全国两会后,于今年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此前,法学界早已形成共识,“死刑复核权下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严打”社会治安恶化背景下,一直与刑事法律相龃龉。

该种死刑复核模式在严控死刑适用、统一死刑适用标准方面屡遭司法界及法律人士诟病,也成为落实2004年新修订宪法中关于保障人权相关规定的障碍。

《新京报》采访获悉,在死刑复核权下放省级高院的20多年中,最高法内部曾多次探讨废除这一死刑复核方式,但在决策时囿于人员编制等问题几经反复。

“死刑复核权收回的时机已经成熟。”最高法一位权威人士表示。

今年,中央同意最高法新增三个刑庭专司死刑复核,并增加法官编制。与此同时,300―400名专司死刑复核的工作人员招聘以及内部选调工作业已展开。

未来的死刑复核工作,不仅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死刑数量,而且将朝更具透明性的方向发展。

“权宜之计”变成常法

“这种做法(部分死刑案件由地方高院行使)一是不符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二是不利于保证死刑案件质量。”

最高法一位负责人在10月26日向公众作上述表示。

新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最早见于1954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该法规定死刑复核权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共同行使。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上收死刑复核权,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崔敏告诉《新京报》,由于当时刚经历过社会浩劫,这一立法规定,目的在于严控死刑的适用。

然而转折时期的高犯罪率还是成为立法者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尽管《刑法》仅对28个罪名规定适用死刑,但对当时恶性犯罪现象频发的社会现实来说,可判死刑的案件还是让当时仅有100多人编制的最高法院难以承受。

1980年2月12日,就在《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实施仅一个多月后,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即批准,对1980年内的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等犯有严重罪行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声明:
  1、本文是作者“穿跑鞋的律师”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资料,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2、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0law.org/flyy/xsssf/spjd/sxfhcx/103246.html
  3、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中国辩护人特邀律师

1555-1555-19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mey@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