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辩护人首页
  2. 法律应用
  3. 刑事诉讼法
  4.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5.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被告人供述在哪些情形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一、被告人供述在哪些情形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丨1、刑事案件被告人供述有以下情形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1)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的;(2)讯问聋、哑人,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而未提供的;(3)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被告人,应当提供翻译人……

被告人供述在哪些情形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被告人供述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的;讯问聋、哑人,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而未提供等情形,不是作为定案的根据。关于被告人供述哪些情形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的问题,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被告人供述在哪些情形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刑事案件被告人供述有以下情形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的;

(2)讯问聋、哑人,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而未提供的;

(3)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被告人,应当提供翻译人员而未提供的;

(4)讯问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合适成年人不在场的。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四条

二、怎样对被告人供述怎样审查

1、审查供述的动机。被告人供述的动机多种多样,有基于真诚悔悟的有求于精神上解脱的,还有期望得到某种利益如争取从宽处理的,也有误解法律和政策的,等等。

2、审查供述形成的时间。一般而言,在犯罪嫌疑人尚未设立心理防线之前,公安人员同犯罪嫌疑人初次接触时形成的材料,往往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但应注意查明:审讯行为是否合法有效,有无刑讯逼供等情况,被告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供认的,供认的完整性、可信性和真实性程度如何。另外,案件明了犯罪事实水落石出后的供述也较为真实。

3、审查供述取得的程序。未经法定程序交犯罪嫌疑人核对或向他宣读的,以及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提出补充的或者改正而没有补充的、讯问笔录,虚假的可能性较大。

4、审查口供的内容。一般来说,被告人口供做到具体明确,能说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动机、目的以及其他具体的情节如赃款、赃物的数量、去向等,并且前后多次陈述内容基本一致,口供的真实性就大。

5、审查口供与其他证据是否一致。要把口供与案内其他证据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印证,看是否一致,有无矛盾。如不一致,应具体分析:若其他证据真实,则口供虚假;但其他证据不真实,也不能推断口供真实。这时,应重新收集确实充分的证据,才能确认口供的真伪。

6、审查被告人口供是否合情合理,是否符合日常的生活经验法则,不符合经验法则的被告人口供一般来说不太真实。

被告人供述有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的;讯问聋、哑人,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而未提供等情形,不是作为定案的根据。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中国辩护人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
  1、本文是作者“牛腩酱”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资料,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2、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0law.org/flyy/xsssf/xsssflfg/xsssfsfjs/87786.html
  3、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中国辩护人特邀律师

1555-1555-19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mey@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