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辩护人首页
  2. 法律应用
  3. 刑法
  4. 刑罚运用
  5. 量刑

不作为帮助犯量刑是怎样的

不作为帮助犯量刑是怎样的丨不作为帮助犯在量刑上还是明确。主要有从重、减轻、甚至是免除惩罚。即使当事人没有实际性的参与犯罪,但对犯罪分子有所帮助,这也构成犯罪,纵容犯罪分子和犯罪活动,当事人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酌定量刑情节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

不作为帮助犯量刑是怎样的在现实社会中,一些违反犯罪活动进行时,会存在这样的人群。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做什么真正和案件有关的事情,但却从侧面帮助犯罪分子。通常这种不作为帮助犯,还对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还有帮助的。那么,关于不作为帮助犯是如何量刑的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不作为帮助犯量刑是怎样的

不作为帮助犯在量刑上还是明确。主要有从重、减轻、甚至是免除惩罚。即使当事人没有实际性的参与犯罪,但对犯罪分子有所帮助,这也构成犯罪,纵容犯罪分子和犯罪活动,当事人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酌定量刑情节

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

3、犯罪的对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

5、犯罪的动机

6、犯罪后的态度

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前科。

9、其他酌定情结。

10、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

从犯量刑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客观公正进行量刑。

(二)法定量刑情节

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它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

1、从重处罚情节

2、从轻处罚情节

3、减轻处罚情节

4、免除处罚情节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说明从犯的法定量刑情节包括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三种。

从犯处罚是怎样的

按照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从犯刑事责任原则的具体适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我国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对从犯予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质、对犯罪结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体情形具体确定。

综合上述,小编整理有关不作为帮助犯量刑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不作为帮助犯在量刑上还是明确。主要有从重、减轻、甚至是免除惩罚。即使当事人没有实际性的参与犯罪,但对犯罪分子有所帮助,这也构成犯罪,纵容犯罪分子和犯罪活动,当事人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更多相关问题,中国辩护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声明:
  1、本文是作者“盐水洗眼”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资料,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2、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0law.org/flyy/xingfa/xfyy/lx/45195.html
  3、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中国辩护人特邀律师

1555-1555-19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mey@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