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界限是什么丨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
表见代理是民法典中的一种代理行为,表见代理上指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过期的情况下,实施代理行为的情形,表见代理有没有效要看追认情况,那么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界限是什么?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界限是什么
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化公为私。但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4.本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其中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还有个人的:后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3种特定物,即系为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他人仅是指个人,而不包括单位。
5.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6.本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后者则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界限是什么”问题进行的解答,代理人实施表见代理行为时,如果对公司财产进行侵占,是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我们律师事务所进行法律咨询。